今天是: 2018年07月01日
怎样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时间: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 365APP下载 浏览: 54 分享:

        当前,幼儿园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越来越丰富,但这些教育活动大多关注实现教育目标的要素是什么、如何发挥各要素的最大效能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主体性、系统性、个性化,存在重灌输轻发现、重知识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非常值得关注。
  ■向海英
  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
  首先,教育活动必须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把幼儿放在首位,意味着相信幼儿,相信幼儿的潜能,相信幼儿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把活动的权利真正交给幼儿,真正解放幼儿,解放幼儿的创造力。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意味着必须关注全体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关注幼儿的当下发展和未来的可能发展。
  其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必须基于并服务于幼儿发展。一般意义上的有效或高效是指教育活动达到或超出了预期目标,这种有效性无疑是必要的。我们倡导的有效教育活动,是基于并服务于幼儿的发展,即教育应是以学定教,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定学;既包括显性可测目标的达成,也包括隐性不可测品质(如情感等)的塑造;既要关注幼儿的当下成长,更要关注幼儿的未来发展;既要重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幼儿品质及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教师应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考虑自己所在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从他们现有经验出发,制定适宜的情感、认知、能力、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目标,选择有价值、适宜、有趣、生活化的活动内容和直观化、行动化、生动化、层次化的手段与方法。
  创设富有针对性的教育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有效学习离不开他们与环境的积极互动,正是在这种互动中,幼儿的认知得以有效增长和积极建构。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关注如何为幼儿创设有效的环境、投放有效活动材料上做足文章。教师创设环境的原则是,要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直接经验,应综合考虑环境的情境性、问题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等。
  教师对材料的敏感性是提高教育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由于幼儿的学习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他们对活动材料的依赖十分强烈,材料往往成为引发他们活动的动因,也是连接客体和幼儿主体的桥梁。
  研究表明,物质材料在形成和改变幼儿脑结构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的量和质都会对教育活动的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活动材料的研究,关注材料的多重性和材料的个人意义,能够引发幼儿积极行动和良好人际互动的材料就是好材料。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丰富性、针对性、层次性、低结构性,同时也应防范材料的过度投放和使用,以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宜性和实效性。
  构建平等、民主的人际互动
  有效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用心营造的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互动,具有这种特质的人际互动能够为幼儿创造安全、宽松、温馨的心理氛围和学习背景,也是促进幼儿经验有效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种人际互动主要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发生的认知、情感互动。
  其中,师幼互动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幼幼互动的质量,是最为重要的互动关系。有效的师幼互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提问。教师的提问如果能够做到富有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能够有效引导幼儿积极观察、探究、思考、提升,就是有效的提问。同时,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引导幼儿间积极互动、合作学习、共同建构。当然,必要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进班级活动,发挥多元人际互动的整合效应,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
  发挥游戏的独特作用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游戏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无尽的快乐,也是促进其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游戏理所当然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为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倡导游戏精神,结合相关内容恰当地创设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游戏情境,选择和运用教学性游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玩乐中进行有效学习,轻松实现无痕的教育。
  例如,某教师为了让幼儿感知和理解红、黄、蓝三原色两两混合后发生的奇特的颜色变化,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特意设计了“小小粉刷匠”游戏,让幼儿扮演小小粉刷匠。在第一次给三个“楼房”的屋顶刷上红、黄、蓝三原色后,幼儿可自选其中一色再次为屋顶刷色,感受颜色的神奇变化,最后按意愿自选其中两种颜色混合为楼房墙体刷色。正是在这样的快乐游戏和实际操作体验中,幼儿十分自然、轻松地感知和理解了三原色两两混合后会变成橙、绿、紫三种新的颜色,体验了颜色变化的神奇和有趣。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由于受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的“目标模式”影响,许多教师都把实现预设的教育目标作为唯一的价值追求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唯一指标,而对教育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与预设不一致的回答、反应、兴趣等表现,要么忽视回避、置之不理,要么千方百计地诱导幼儿回到教师预设的框架之中。有的教师甚至无端地否定、批评幼儿的“不予配合”,从而导致本该多样、变化、开放、灵动的教育活动变成了单一、静止、封闭、呆板的过程。
  稍有教育经验的人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教育活动中永远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教育情境: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内容、情境需要随着活动的推进而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的技术手段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日益改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教育活动的必备要素——人的复杂性。幼儿与教师已有的经验不同,他们对环境中的物与人的兴趣、需要和互动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教育活动变得异常复杂,时时处处充满不可预知的变数。
  所以,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都是教师所能预测到的。教育活动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教育活动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与儿童的活动状态所决定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妥当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注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锤炼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将那些出乎意料却具有隐形的、潜在的教育价值的“点”,转化为显性的、现实的教育行为。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审稿人:赵 磊